公司喜获两项山东省第九届高等公司产品成果一等奖

来源:VKGAME威客电竞发布时间:2022-03-15浏览次数:673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第九届高等公司产品成果奖获奖名单,学院成果获评一等奖2项,分别是何利民教授牵头完成的“多学科多主体深度交叉融合,培养引领油气储运行业发展的工程创新人才”与刘刚教授牵头完成的“能源强国战略背景下油气储运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其中“能源强国战略背景下油气储运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实现了学院研究生教学成果省级一等奖“零”的突破。项目名称及成员等情况如下:

序号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人

等级

1

多学科多主体深度交叉融合,培养引领油气储运行业发展的工程创新人才

何利民、杨东海、吕宇玲、罗小明、崔  淦、张树文、蒋文明、卢兴国、陈  雷、胡其会

一等奖

2

能源强国战略背景下油气储运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刚、曹学文、刘建国、滕厚兴、陈  雷、何利民、李自力、罗小明、李玉星、李峰弼

一等奖

“多学科多主体深度交叉融合,培养引领油气储运行业发展的工程创新人才”项目以油气储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顶层设计油气储运工艺与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复合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系统思维、集成创新”的育人理念,建立了“工艺+智能”的课程体系,构建了“虚实结合+模块组态”的实践教学系统,研发了“智慧管道”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创建了校企“共享型”双向协同育人机制。

“能源强国战略背景下油气储运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针对时代环境变迁、行业变革、国家能源战略和重大工程对公司产品的新需求,创建了多维度研究生课程思政融入新模式,弘扬科技报国精神;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技术领域融合,创新“油气储运+”方向,实现了储运学科方向传统与未来的有机对接;构建了“学思”递进式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了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教学成果是对学科和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等工作的系统总结和高度凝练,是衡量学科、专业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一项重要指标,学院一直非常注重教学成果的培育、凝练和提升,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激励措施调动全体教师开展公司产品研究与改革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助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积极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改革创新氛围,强化示范引领,推进教学成果的培育和教改项目的申报工作,提前谋划和布局,以教学成果的培育为抓手,提升学院教学研究的氛围,促进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学院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高等公司产品成果奖每四年评审一次,旨在奖励在教学改革、研究、实践中取得优秀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教学成果的引领激励作用,本次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特等奖5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13项。

(杨东海 陈雷 黄保)